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帝国的脊梁最新章节列表 » 第117章 少年中国说 (2/2)

第117章 少年中国说 (2/2)

文/浮沉的命运
帝国的脊梁 | 本章字数:173.14万字 | | 帝国的脊梁txt下载 | 帝国的脊梁手机阅读
五,你不要天天只知道玩上课要好好听老师们讲课,多学些东西,听到了没有”小凤对小五说道。

小凤的真实年龄只有九岁。显大的原因主要是干的活太多,风吹日晒所致。等到学校上了一个月课以后,皮肤变得白嫩起来,整个人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就连他的两个六岁和七岁的弟弟,现在也打扮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也开始爱讲究起卫生来。

对于阿元来说,他已经12岁了。虽然年龄也不算大,但确实已经错过了最好的读书年华。在他的心里,却是想好好的读上几年书,然后跟着王斌的队伍,走南闯北。

只有校场上那些日夜训练的士兵,才能让他心动不已。大丈夫金戈铁马,马革裹尸,这才是他的理想。

他知道王斌对教育的看重,所以他也不敢丝毫的掉以轻心。只有在学校好好的完成学业,他才有弃笔从戎的可能。

和阿元不一样,石头的心里就是希望将来能像杨师傅他们一样,能够造出火铳和火炮。自从他第一次接触到这些火器后,他就深深的被这些机械吸引了。

他羡慕王斌的身手,但也知道自己成为不了王斌那样的人。他喜欢机械这些玩意儿,也知道王斌对火器的重视,当然希望自己能从这一方面努力,帮助他的王校长了。

至于课堂上的其他学生,大多数人对未来还是懵懂一片。他们的年龄太小,只知道遵从师长和父母的教诲,好好读书,学到知识。

“梁石头,你站起来,背诵一下“少年中国说”的最后一段。”国文老师站在讲台上说道。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梁石头开始朗朗的读了起来。他的声音响亮,飘荡出了教室,传出去很远……

由于“希望学堂”并没有建在大山深处,而是建在了大雪山山腰下的一处平地上,距离新建的两座村镇只有五里不到的路程。这样做的目的也是方便山里的孩子们上学,毕竟,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住在这两座村镇上。

谁料到,大雪山山下的人家,纷纷打听到了这个“希望学堂”在哪里。前来求学的百姓人满为患,山上不得不用又建起了几间新的房屋作为新来的孩子们的学堂。

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的人家,不单单只有穷人的孩子,也有一些富人乡绅的孩子。而这些人送孩子的原因非常简单,一是图省钱。二则就是因为王斌的那一篇国文课本的开卷语:“少年中国说”。

懂点文章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一篇“少年中国说”写的是多么的惊世骇俗,多么文采嫣然!能写出这样作品的人,肯定是一位当世大儒!在这样的学堂上学,可比乡间的那些酸儒强多了,孩子也一定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好的培养。

王剽窃并不知道自己在大雪山周围四县声名远扬。在山上呆了几天后,眼看一切都上了正轨,王剽窃就回了自己的宜宾守备营地,他又太多的事情需要考虑,他也要琢磨自己怎样去走下一步的路。

由于是自己一个人的关系,王斌并没有像自己的前任郑大虎一样,住进宜宾县城里。而是跟士兵一起,住在宜宾发守备营地里。

不过这样也好,永远都不会觉得冷清,几百个年轻人在一起,总被自己孤家寡人一个人呆着强的多。

(快捷键 ←) 上一页:第116 章 校园(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