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食王传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五八八章 大喜事 (2/2)

第五八八章 大喜事 (2/2)

文/小灰雀
食王传 | 本章字数:563.03万字 | | 食王传txt下载 | 食王传手机阅读
意到,一听李世民提起来,又有刚刚皮三说的消息是盐铁行商传来的,那么八成就应该是那兄弟俩又搞出什么动静来了。

盐铁以前是衙门专卖的,后来在王况的运作下,海边的居户们大多都会了晒盐这个法子,如今大唐的盐价格已经是从原来比两三斗米还贵降到了比一斗米还便宜的地步,要不是因为盐重又怕潮,且路途遥远运输困难的话,估计一斤米都能换来一斤盐了,不过盐的专卖也就此的形同虚设,贩盐的利润已经很薄,除非说家底丰厚的,自己有马车有船只的,可以一次性的贩卖许多的人家才肯去做,其他的人,要是自己没有运输工具,成本更高,没到一定的量,那是别想赚的,所以以前泛滥成灾的私盐贩子早就销声匿迹了,自然专卖也就不需要设了。不要说海边,就是到那些苦寒之地的穷困人家里去,哪一家不是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拿出几斤盐的?这也是这两年盐价大跌,百姓们一时间不适应,担心以后还会再涨起来而囤的,等再过几年,大家都习惯了低盐价了,就更没人愿意去贩盐了。

铁还是专卖,以前盐铁是一起的,所以就应运而生出了盐铁行商这个行当,大多都是有门有路的,从衙门里得到专卖特许的人家经营,算是一种垄断方式,但是也别把他们的利润想得有多高,铁的产出价是定了的,各地的铁价也是定了的,而且不管是什么作坊,只要用到铁的,都在衙门里有备案记录,你今年的用铁定额是多少,你买了多少等等,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盐铁行商唯一的优势就是他们是旱涝保收的,不用去担心年份和收成的问题。

李世民和徐国绪提的那一对兄弟,自然就是王天剩和王天富兄弟俩。从他们被解救出来后,被王况送到了东平去负责造刀兵,这一去就是一年多快两年,确实也是应该有成果出来了,其他先不论,就光是他们自己无意中琢磨出来的新蘸火法子再加王况教会他们的百叠煅打这两样,如今的东平出产的刀兵已经成了各军各镇争相抢夺的资源,如果不是在东平,不是在建州这个王况的大本营,他们兄弟恐怕又要面临几次的被人掳去的结局,而在建州的地界,没人敢动。

对朝廷而言,这兄弟俩不管在哪,都是在大唐的管辖范围内,自然也不会去考虑要将他们设在哪去,而且相对其他的军镇来说,放在东平这个不产铁的地方反而更是安全,因为如此一来,每年运去多少铁,产出多少刀兵就全都有数了。至于说朝中几大势力,不消说,寒门这一边是坚决的站在王况这一方的;文官方面么,世族和王况有着不浅的经济利益挂着,自己又不管军,当然也是支持王况;而士族呢,才到贵族行列里来,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仰世族的鼻息,自然也是跟着世族走;武官这一边,除了那些镇守一方的外,其他以三驾马车和李靖为首,几乎清一色的都是站在王况这边,所以说,真的是没人敢提把刀兵坊从东平挪出去的。

“说说,快说说,东平出什么好东西了?”徐国绪一连声的催促着皮三,其实他自己不急,但皇帝急啊,所以,他这个太监就必须比皇帝还急。

“据那盐铁行商说,说是天剩和天富这两位管事的,竟然琢磨出了什么炒钢法子,嗯,他是这么说的,某就想着,这钢怎么炒?难道还像厨房里的大师傅们炒菜一样的用锅铲去炒?哎哟娘咧,想想手都发烫。因此当时某就不信,但那行商说,这事千真万确,已然报到州衙门了,现在喜报估计已经在半路了,不日就可报于圣人知晓。某一听,这是好消息么,就赶来给郎君报喜。”

果然是大喜事。(www.520dus.com 520读书网全网最新)。。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五八七章 李敢(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