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修真小说 » 明末行最新章节列表 » 第四百七十二章 惶恐的崇祯 (2/3)

第四百七十二章 惶恐的崇祯 (2/3)

文/千斤顶
明末行 | 本章字数:782.03万字 | | 明末行txt下载 | 明末行手机阅读
中城防真的如此不堪吗?”

崇祯的声音如同黑夜中孤坟里冒出来的声音,是那么的阴森。

在崇祯的龙案前,王承恩跪倒在地上不住的给他磕头,哽咽道:“皇上,确实如此,此刻北京城里已经无兵可派了啊!”

“哈哈哈……崇祯惨笑了数声,两行热泪流了出来,“十数万京营,每年耗费朝廷数十万两银子,可临了却全都跑得干干净净,这就是咱们大明的兵吗?”

“皇上保重龙体啊!”

过了良久,崇祯突然问道:“曹化淳和洪承畴呢?他们有什么消息过来吗?”

王承恩默默流着泪,轻轻的摇了摇头,崇祯凄然道:“崇祯二年,鞑子进犯,来到北京近郊,何等危急。可是袁崇焕一接到勤王诏书,留下一部分人马守宁远,他自己率领满桂、祖大寿等大将与两三万精兵,火速入关,日夜行军,迅速来到京师,扎营于广渠门外,使北京城转危为安。以袁崇焕为例,洪承畴明知京师危急,他率领江南精锐,从南京乘船只需六七日即可抵达北京,一部分守城,一部分驻扎城外与逆贼作战,北京可以万无一失。你想,洪承畴和曹化淳二人能在六七日之内会来到么?”

提到袁崇焕,王承恩伏地不敢回答。近几年来,由于辽东战事日益崩坏。北京朝野中私下议论袁崇焕的人多了起来,都说袁崇焕是一位少有的人才,崇祯先听了朝臣中的诽谤之言,随后又中了敌人的反间计,枉杀了他,自毁长城。他知道皇上近几年也从锦衣卫和东厂的密奏以及朝野私下议论中,略闻中了敌人的反间计,心有悔意。但不肯承认自己错杀了袁崇焕,所以一直无意对袁的冤案昭雪。

崇祯看见王承恩俯首不语,问道:“你是否也认为袁崇焕死得冤枉啊?”

王承恩叩头说:“奴婢不敢妄言,风闻朝野间早已有此议论。洪承畴确实是一个干才,但论忠贞、论谋略,都不能同袁崇焕相比。但奴婢也听闻过另外一个人议起过袁崇焕,他说的却是个别人说的有些不一样。”

王承恩这么一说,崇祯却有些好奇道:“哦,是谁?”

王承恩叩头道:“奴婢不敢说。”

“说。朕恕你无罪!”

王承恩颤抖道:“是.......是庞刚说的。”

“庞刚!”

一提到这个名字,崇祯沉默了,这几年。随着庞刚势力的不断扩大,庞刚这个名字也越来越成为崇祯的禁忌,无论是在宫里还是宫外,都没有人敢在公共场合提起他,现在王承恩却在崇祯面前说了出来。

崇祯没有发怒,他只是沉默了一会才低声道:“大伴,你跟朕说实话,那庞刚是怎么评价朕和那袁崇焕的?”

王承恩,低下了头道。颤声道:“那庞刚说.......他说那袁崇焕是个疯子,竟敢和皇上打包票说五年之内解决辽东问题,而皇上则是个傻子,竟然也相信了,最后疯子食言了。所以傻子生气了,最后杀死了疯子。”

说完,王承恩就跪在了地上大声哭了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得很是伤心。

崇祯罕见的没有大发雷霆,他只是低低的又问道:““城上的守御情况。你可去察看了么?”

王承恩哭着说道:“皇上!事到如今,奴婢只好冒死实奏。城上太监只有三千人,老百姓和三大营的老弱残兵上城的也不多,大概三个城垛才摊到一个人。守城百姓每天只发几个制钱,只能买几个烧饼充饥。城上很冷,大家又饥又冷,口出怨言,无心守城。”

“那些逆贼今夜是否会攻城?倘若攻城,如何应付?”

“逆贼远来,今日陆续来到城下,已将京城包围,但奴婢估计他们尚在部署兵力。以奴婢估计,逆贼要攻城应该是在明天。今夜尚可以平安无事,但须谨防城中有变。”

崇祯凄然惨笑道:“难道我大明真的要在朕的手中而绝吗?”

王承恩又跪下哭道:“皇上,这是气数,也是国运,皇上不必伤心了。”

崇祯哽咽说:“虽是国运,可是若非奸臣误朕,国运何竟至此!只说从天启至今的二十年中,国家何尝没有人才,没有将才。皆因朝廷上多是妨功害能之臣,蒙蔽主上,阻挠大计,陷害忠良,使人才不但往往不得其用,而且不得其死。从天启朝的熊廷弼、孙承宗算起,到本朝的卢象升等人,都是未展抱负就群起攻汗,使朝廷自毁长城,而有今日之祸。朕非亡国之君,而遇亡国之事,死不瞑目!”说毕,又一阵泪如泉涌,掩面呜咽。

崇祯在那里痛哭不已,王承恩知道亡国惨祸已经临头,城陷只在一二日内,也忍不住伏地悲哭,却不知拿什么话安慰皇上。而原本在一旁静候的太监们也纷纷落泪,他们有的偷偷拭泪,有的轻轻走开,到别处哭出声来。

良久,崇祯才缓缓的对王承恩说道:“罢了罢了,既然天要亡我大明,又有何好说的,你们都退下吧,让朕好好静静。”

就在王承恩退下的时候,他听到了崇祯幽幽的叹息声:“没想到,朕朝乾夕惕,苦撑了十三年,竞然落到今日这般下场!”

听了崇祯的话,王承恩的心中犹如刀割一般,夏季原本是清爽的凉风此刻吹在他身上,他却感觉仿佛如同寒风般刺骨,此刻的他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决不能让这位他从小看着长大的皇帝死去,他就算是粉身碎骨也要保全朱家的血脉。

王承恩回到了他的司礼监签押房,点上了油灯后,在书

(快捷键 ←) 上一页:第四百七十一章 来到北京的李自成(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道还有援兵(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