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中华古代名人录最新章节列表 » 名臣篇之箕子 (1/8)

名臣篇之箕子 (1/8)

文/欧阳靖康戴韵
中华古代名人录 | 本章字数:1023.47万字 | | 中华古代名人录txt下载 | 中华古代名人录手机阅读

箕子,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榆社一带),名胥余,作为中华第一哲人,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东方君子国,其流风遗韵,至今犹存。

个人概况外文名:JiZi别名:胥余国籍:中国民族:华夏族出生地:朝歌个人背景职业:太师个人贡献主要成就:中华第一哲人、东方君子国其他信息姓名:箕子父亲:文丁1易经明夷:利艰贞。「白话」《明夷卦》象征光明受阻: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在艰难困苦中坚守正道,保持自身的纯洁和善始善终的恒心。另解:(明夷另解鸣叫的雉鸡,宜于占问艰难的事。)《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白话」《象辞》说:《明夷卦》的卦象是离(火)下坤(地)上,离为火,代表光明,为光明入地下之表象,象征着「光明被阻」。君子要能够遵循这个道理去管理民众,即有意不表露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反而能在不知不觉中使民众得到治理。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白话」初九,在光明被阻的时候,要像鸟儿一样地迅速飞走,而且要低垂着翅膀以免被人察觉。君子若要退避隐藏,就是丢掉职位、没有饭吃也不在乎。但君子若在此时行动,必然要受到当政者的责备。(初九,另解鸣雉于飞行中负伤,低垂着翅膀。君子出行,多日未进食,如有所往,所前往之处的主人,将有过失或罪咎。)《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白话」《象辞》说:「君子隐藏退避」是由于坚持道义和原则而不愿再拿这份俸禄了。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白话」《明夷卦》的第二爻位(六二),太阳下山,处在这种光明被阻的情况下,就像伤了左大腿一样,因为能借用好马,增加自己的力量(用拯马壮另解宜于救治马伤。壮,通「伤」--案:此解较牵强。),将会是有利的。《象》曰:六二之吉,顺而则也。「白话」《象辞》说:六二爻之所以能够获得吉祥,是因为它柔顺而又坚持原则。(指六二居中得正,能柔顺而守中正之道。)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白话」九三,君主在光明受阻的情况下,到南方去巡狩,将可以消灭罪恶的首领。但是应该注意不要操之过急,要能够坚守正道,持之以恒。(另解鸣雉飞经南方行猎之处,箭射中了鸣雉的头部;不利于占问疾病。)《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白话」《象辞》说:有到南方征伐巡狩的志向,就会有非常大的收获。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白话」六四,进入左方腹部,能够深入了解光明被阻的内中情况,于是坚定地跨出门庭,离开这里。《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白话」《象辞》说:「进入左方腹部」,因此能够从内部深刻了解光明受阻的情形。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白话」,六五,应采取箕子那种自掩其聪明才智的做法,这样做有利于坚守正道。《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白话」《象辞》说:箕子坚守正道,保持自我的行为说明,光明是不会熄灭的,只是暂时受阻碍罢了。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白话」上六,不但没有光明,反而带来黑暗。刚开始时升起在天空,而后来却堕入地下。《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白话」《象辞》说:「刚开始时升起在天空」,是说它的光明能够普照四方各国:「而后来却堕入地下」,是说它已经因违背正道而丧失了应有的作用,由光明转入了黑暗。2简介姓名:胥余封号:箕爵位:子世称:箕子3史书记载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这个国家在中国的汉朝时代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约公元前11世纪前后,商周交替之时商的重臣箕子被周武王封于朝鲜。这在《史记·宋微子世家》、《尚书大传·洪范》中都有记载。周武王灭殷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朝鲜侯国正式成立。其受封之地即今之平壤。《三国遗事》记载:“都平壤城(小字注:今西京)。”箕子朝鲜的历史延续千余年,直到西汉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建立了卫满朝鲜。箕子朝鲜可以说是朝鲜半岛文明开化之始,据说今之朝鲜喜爱白色之民俗即商代尚白之遗风。箕子胥余是殷末著名贤臣,因其品行高尚,被孔子誉为殷之“三仁”之一。因纣王无道,受到**的箕子率其族人出走朝鲜。箕子入朝鲜半岛不仅传去了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农耕、养蚕、织作技术,还带入了大量地青铜器,另外还制定了“犯禁八条”这样的法律条文,以致于箕子朝鲜被中原誉为“君子之国”。大量中国古代典籍和朝鲜史书的记载与在朝鲜出土的青铜器、陶器以及朝鲜的地面古迹三方面相互印证,都证实了箕子朝鲜的存在。自古以

(快捷键 ←) 上一章:名臣篇之比干(前1125—前1063年)章节列表下一页:名贤篇之闻仲(1/8)(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