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中华古代名人录最新章节列表 » 名臣篇之歧伯 (1/2)

名臣篇之歧伯 (1/2)

文/欧阳靖康戴韵
中华古代名人录 | 本章字数:1023.47万字 | | 中华古代名人录txt下载 | 中华古代名人录手机阅读

生平简介

岐伯是我国远古时代最着名的医生,由于是传说,关于他的籍贯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岐伯家居岐山(今陕西省岐山)一带。而新近有资料表明,岐伯为甘肃省庆阳县人。如清·乾隆年间《庆阳县志·人物》记载:“岐伯,北地人,生而精明,精医术脉理,黄帝以师事之,着《内经》行于世,为医书之祖。”岐伯从小善于思考,有远大的志向,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风土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还懂音乐,会做乐器,测量日影,多才多艺,才智过人。后见许多百姓死于疾病,便立志学医,四处寻访良师益友,精于医术脉理,遂成为名震一时的医生。黄帝为疗救民疾,尊他为老师,一起研讨医学问题。《黄帝内经》多数内容即以他与黄帝答问的体裁写成。所以,记载“岐伯”的最早的文献是《黄帝内经》。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所做的贡献,专门修建了岐伯庙。如《庆阳县志·坛庙》载:“岐伯庙,在县城南。”据《辞海》说:北地,郡名,战国秦置。泊所在义渠,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

岐伯又尊称为岐天师,意为懂得修养天真的先知先觉。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一:“天师,尊称岐伯也。天者,谓能修其天真。师乃先知先觉者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贵,师所以传道而设教,故称伯曰天师。”

据有关史志书目记载,托名岐伯的着作约有8种:1.《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岐伯按摩》十卷;2.《隋书·经籍志》载《岐伯经》十卷;3.《新唐书·艺文志》载《岐伯灸经》一卷(《宋史·艺文志》则载为《黄帝问岐伯灸经》);4.《宋史·艺文志》载《岐伯针经》一卷;5.《通志·艺文略》载《黄帝岐伯针论》二卷;6.《通志·艺文略》载《岐伯精藏论》一卷;7.《崇文总目》载《黄帝岐伯论针灸要诀》一卷(《宋史·艺文志》则载为《岐伯论针灸要诀》);8.《竹堂书目》载《岐伯五藏论》。

以上诸书皆已佚,仅存书目,因此只能从书名知其与岐伯有关,内容主要是针灸,另外有按摩、藏象等,而不能确定为岐伯所着,因为古代“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淮南子·修务训》)。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所以托名岐伯的医书,可能也是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

岐黄为岐伯与黄帝二人的合称,相传为医家之祖。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以黄帝、岐伯问答的体裁写成,因而后世用即以“岐黄”代称《内经》。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同时,由“岐黄”组合的新词,也各有自己相应的意义。如“岐黄之术”、“岐黄之道”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岐黄家”指中医生、中医学家;“岐黄书”指中医书;“岐黄业”指中医行业等等。有关岐伯与岐黄的研究发现,其中充满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由此说明中医药学与其母体文化的密切关系。

考究:

岐伯,究竟是哪里人?围绕这个问题,由于岐伯乃传说中医家,资料欠缺,全国讨论的专家学者众说纷纭,不尽一致,但总归起来有定论的应该是下面三种观点:

一、陕西岐山人。岐伯家居岐山(今陕西省岐山)一带。许多学者认为:仅凭“岐山”断定是岐山人,难免牵强附会。因此,近年来,人们多持第二种说法,即认为岐伯是庆阳人。因为就现有历史资料可以证明:只能是庆阳人更有说服力。

二、北地(今庆阳市)人。《辞海》载:北地,郡名,战国秦置。泊所在义渠,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据说岐伯曾随广成子、赤松子、中南子等仙人学医,白天识药、尝药性,晚上习养生之道,掌握经络医术。黄帝在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时,中南子向黄帝推举了岐伯。庆阳也有崆峒山,即小崆峒,和平凉的崆峒山遥遥相望。为什么在庆平两地有两个崆峒山?而且相距很近!这难道不和岐伯没有一点关系吗?大崆峒-小崆峒-桥山一一相连,多像天上的三星,庆阳人叫山星。这种观天象识地理的方法,岐伯肯定注意到了。岐伯游走于庆阳平凉之间,和广成子,中南子谈天说地。黄帝从桥山闻讯赶来,岐伯在崆峒好友的推荐下,成了黄帝的大臣。他受黄帝的命令品尝百草。南宋史学家郑樵说岐伯是“望出安化”,就是今甘肃庆阳为岐伯乡籍,宋以前无说.自宋·邓名世始,《古今姓氏书辩证》云"安化岐氏",罗泌《路史》等认为岐伯为岐姓之祖,潘自牧《记纂渊海》指实岐伯为甘肃庆阳人,郑樵《通志》及明清《庆阳府志》《庆阳县志》皆沿其说。宋代以降,岐伯被作为医学正统之祖被请进庙堂供奉,除庆阳以外,历史上单独为岐伯建祠立庙者概莫有之。大量出土文物、传说故事、方言、人文历史等均是岐伯乡籍在庆阳的有力佐证。岐伯历来受庆阳人民尊崇。明、清《庆阳府志》载:“岐伯庙在今南原。”即安化原,今董志原。《庆阳县志》记“岐伯庙在县城南嘉会门外。”2003年庆城县在周祖陵森林公园东山修建岐伯祠,成为弘扬庆阳古代文化的一大旅游景观。我的庆城老家就叫药王洞,而这药王,我认为肯定与岐伯有关。

《黄帝内经》是以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问题的问答体裁编着的,分成《素

(快捷键 ←) 上一章:名臣篇之丹朱章节列表下一页:名臣篇之夔(1/2)(快捷键 →)